2
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超大城市智能养老探索与实践 考验上海人工智能治理如何走在前列?
数字化转型与人口老龄化双轨并行的背景下,传统的养老服务模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,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加速与养老场景融合,促进新的养老服务业态的形...
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:Pg电子乐规则怎么玩 > 新闻动态 > 本升专:本科生抢着读高职?
本升专:本科生抢着读高职? 发布日期:2025-08-07 14:17    点击次数:54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来源:微博

“先读本科,再读大专?”最近,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的招生简章引发热议:动车组检修、高铁综合维修等几个热门专业,明确写着“只招已经拿到本科毕业证的学生”。更让人惊讶的是,这类“本升专”的名额,从2022年的30人,一路涨到了2025年的135人,翻了好几倍!

图片

图片来源: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

这件事快速占领热搜。有人调侃“本科生也来找'技术退路’了?”,有人疑惑“这不是学历倒着走吗?”,更多人开始认真讨论:当本科生开始“回流”职校学技术,到底是年轻人就业的无奈,还是对“唯学历论”的一次实实在在的挑战?

图片

撕掉"学历标签",他们在职校"抢"技术饭碗

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(简称郑州铁院)是河南省唯一公办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,顶着国家“双高计划”建设单位的光环。让本科生们心动的是它“硬邦邦”的就业成绩单: 

高就业率:根据该校《2024年度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》,2024届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达93.7%。近三年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均保持在90%以上。

图片

图片

图片来源: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(2024)

去向优质:毕业生主要流向铁路运输企业(如国铁集团下属各铁路局)、城市轨道交通企业(地铁公司)、铁路工程建设企业、勘察设计院及设备制造维修企业等。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,在“国有企业”就业的比例最高,为 38.68%。

图片

图片来源: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报告

校企合作深入:学校已与300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固的校企合作关系。2024年,校领导带队深入107家铁路、地铁相关企业调研,拓展合作。

薪酬有竞争力:2024届毕业生平均月薪为 4851.31元,其中 5.56% 的毕业生月薪超过万元。

图片

图片来源: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(2024)

为什么本科生选择“回炉”?听听他们的“大实话”:

“本科的课,修不了高铁的'病’!” 一位985高校的毕业生坦言:“大学里学的微积分、理论力学很高深,但到了高铁检修车间,面对复杂的电路和机械故障,我连工具都不会用。”而在郑州铁院的实训车间里,情况完全不同:摆着货真价实的最新磁悬浮列车零件,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手把手教学生闭着眼睛都能拆装复杂的转向架。这里教的,是立刻能上手的“真功夫”。

“找工作?高不成低不就,卡住了!” 很多本科生发现,自己正卡在一个尴尬的“夹心层”:想去顶尖大公司或研究岗?学历拼不过硕士博士;想找份技术活儿稳稳当当上班?动手能力又比不上专科毕业的熟练工。两头不靠,简历石沉大海是常态。

“这里毕业就有'铁饭碗’,香!” 郑州铁院最吸引人的“杀手锏”,是和铁路行业巨头们深度合作的“订单班”。企业直接参与制定培养计划,学生还没毕业,就已经被中铁、各地地铁公司等“预定”得差不多了。这种“毕业即就业”、而且是进入稳定优质企业的确定性,让不少受够了海投简历、面试碰壁的本科生直呼:“值了!这'回炉’一年,比在原专业迷茫强太多。”

当“本科光环”照不进现实的就业困境,这些年轻人选择放下身段,用技能在职校里“抢”到了一张通往优质岗位的入场券。 他们不是不要学历了,而是给学历“加装”了能立刻创造价值的实用技能包。

图片

职教逆袭:从“备胎”到“聪明人的跳板”

“本科生读职校?是不是混不下去了?”——这种老观念得改! “本升专”现象背后,藏着两个越来越被大家接受的“新道理”:

“学历≠能干,企业现在更认'能干活的手’!”

过去总觉得“本科文凭就是比专科高一等”,但现实很骨感。企业用人日益务实,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单纯的高学历更受重视。郑州铁院“本升专”的学生,正是看准了这点:用四年本科打下的理论基础,加上一年职校高强度的实训,把自己变成“理论懂+动手强”的双料人才。 提升了就业竞争力。

“职校不再是'考不上大学的退路’,它成了聪明人的'新赛道’!”

青岛技师学院的“大学生技师班”已开办15年。学员中不乏山东大学等名校毕业生。广东有职校在两年内吸引了150多名本科生“回炉”考取技能证书。

图片

图片来源:青岛技师学院

这些选择表明:职业教育正在变成一批求实效的年轻人主动选择的“战略跳板”。

图片

产业在“喊渴”,教育必须"掉头"

“我们缺人!特别缺能干活的人!”国家统计局一项覆盖9万多家工业企业的调查显示,约44%的企业都在喊“招工难”,其中最头疼的就是高技能人才和技术工人严重不足。人社部发布的《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》更是点明:到2025年,中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的人才缺口将接近3000万人,缺口率高达48%!一边是企业求贤若渴,另一边却是不少毕业生“毕业即失业”,问题出在哪?

根子在于“学的”和“要的”对不上号:

本科教育有时“飘在天上”:很多本科专业课程偏重理论,老师可能没进过工厂车间。学生到了生产一线,连设备的基本操作流程都搞不清。就像有学生吐槽的:“课堂上讲的是怎么设计一座桥,可企业现在急需的是会安全、高效修桥的人!” 

职业教育却能“精准落地”:像郑州铁院这样的学校,专业设置直接瞄准铁路大发展和城市轨道交通狂飙突进下催生的“黄金岗位”。它们要的就是既懂点机械、电子原理(本科生的优势),又能动手搞定设备故障(职校的强项)的复合型人才。 本科生来“回炉”补技能短板,恰好卡准了这个需求点。

国家也看到了问题,正在用力“扳方向盘”:

大力推广职业本科教育——2024年全国职业本科招生超过10万人。更震撼的是,2024年浙江一位考了602分的考生,直接选择了刚升格为职业本科的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。

图片

能端稳饭碗的手艺,才是真本事

“放下面子,握住扳手,反而找到了职业尊严。” “本升专”更像是一场静默而务实的自救。

“本升专”的学生们看透了:在就业寒冬,高学历文凭未必能保证理想工作;而一门扎实、急需的技能,却能托住生活的底。他们不是放弃了学历,而是通过技能学习赋予学历更强的实践价值。“本升专”的火爆,照出了当下人才供需的错位,也反映出年轻人择业观的变化。 

未来,或许会有更多年轻人选择像他们一样:一手握着理论知识的“敲门砖”,一手拎着实用技能的“金刚钻”。这种“本科+职技”的双枪模式,不是退而求其次,而是认清现实、主动出击的“聪明活法”。

(本文仅呈现现象与思考,个人选择请结合自身情况审慎决策。)

综合整理自: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、湖北日报、大江网、封面新闻、九派新闻、大皖新闻、软科

图片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